
- 积分
- 2293
- 银子
- 两
- 知行
- 百石
- 注册时间
- 2006-2-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作者:福岛正义(埼玉大学名誉教授 )原载《日本历史》454号1986年3月号
5 N. I. ?9 @% T1 t. K" z( w( D# V2 {7 H7 t
一、前言; Z1 x h, t2 }- b) |) ~( H3 Q# I4 v
战国大名在安土桃山时代被织丰政权灭亡者甚众,而延续至近世者几希。常陆的战国大名佐竹氏,可谓是近世大名化的少数事例。
4 ^, V! K& W6 e. x' A虽然说在织丰政权之下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大名,决非可一概而论者,但粗分之亦可分为由织丰政权创造的大名和在天下统一过程中服属于织丰政权的战国大名。
( H6 h, r, l; o/ d本文便要以佐竹氏的动向为中心,研究在丰臣秀吉达成天下统一的事业,树立了丰臣政权统治全国的情况下,旧有的战国大名作了何等的应对之策而近世大名化的。另外,作为研究的视点,则以此类传统大名推行的对领国的统一支配的进展与同中央政府的政治关联为中心进行考察。$ h2 M$ }! _- p
# T6 Y" [* P4 G( }" {# `4 P二、战国大名佐竹氏的动向" b* k8 d0 L; T5 K7 n* f/ g* X4 E- [' A
(图1)略4 ~ w1 I; ~* C
佐竹氏乃“新罗三郎”源义光的子孙,自平安末年源昌义居住常陆国佐竹乡以来作为常陆的豪族而繁盛发展。据《吾妻镜》,佐竹氏之势力在治承四(1180)年时已经发展成为号称“佐竹者,权威及境外,郎党满国中”(1)的豪族领主。因此,佐竹秀义没有响应源赖朝的起兵,在金砂山(久慈郡金砂乡村)同赖朝军交战而败北,其奥七郡(指常陆国中那珂东、那珂西、佐都东、佐都西、久慈东、久慈西、多珂七郡)、太田、糟田、酒出等领地遭到没收。不过,他就在其后投降赖朝成为御家人,因在奥州之役和承久之乱中数有军功,除发还了奥七郡的旧领之外,还获封美浓国山田乡的地头职。
) t1 x3 |: Z' v, [; x5 I$ Z在镰仓时代的常陆,八田一族的小田、穴户两氏垄断守护一职,保持了优势地位,他们主要在常陆的西南处扶植其势力。另外,多气一族(常陆大椽)以古代以来的国衙权力为背景,在常陆南部形成了稳固的势力。又因佐竹氏领有常陆北部的奥七郡,故出现了三豪族鼎立的局面。
3 ?* A. p! r( Z南北朝的内乱给予常陆国这样的政治局势以很大变动。因为佐竹贞义作为足利方的有力武将而活跃,而从足利尊氏处受常陆国的守护职,子孙遂世袭此守护职。另外,佐竹家在之后为“关东八家”的一员被厚遇,作为恩赏获赐极多领地而繁荣昌盛。
. c; B& ]. f P$ a从南北朝时代到室町时代,虽然说佐竹氏作为常陆守护形成了独自的权力,但支持其守护权力的乃是大规模的总领制。佐竹氏的总领制在镰仓时代分出很多庶家,以奥七郡为中心以其压倒性的势力为傲。但是,总领制的发展相反地也有带来一族的统制困难化的一面,进入十五世纪其内部矛盾便激化了。
5 p: E0 G' O- [5 C; j那便是由于庶家山入与义反抗总领家佐竹义宪,发生了佐竹一族和国人一道参与的山入一揆之乱。这场动乱以佐竹义盛死后从上杉家作为养子被迎来的义宪的家督继承为发端,对他姓出身的义宪继承佐竹总领家一事,山入与义表示了强烈反对。因为这场山入一揆之乱至此大约横亘了一个世纪,佐竹氏的总领制便在十五世纪中叶剧烈地崩溃殆尽。(2); @) E: G8 A4 A8 Y0 { {; ]
不久进入战国时代,由于佐竹义舜在永正元(1504)年平定山入一揆,复归太田城(常陆太田市),佐竹家才初为战国大名而自立化。为此义舜在后世被称为“佐竹中兴之祖”(3)。9 O5 u) S% `8 T4 w' t" `
佐竹氏的领地在同山入一揆的交战中被周围的诸大名和国众夺取了相当部分。首先在文明十七(1485)的佐竹之乱中,多贺郡的车(茨城县北茨城市)、龙子山(茨城县高荻市)二城被岩城常隆夺取,在延德元(1489)年又受芦名、伊达、白河结城等奥州诸将的入侵。另外佐竹氏为了讨伐山入一揆向周围大名寻求支援,作为其答谢也承诺割让领地。为此久慈郡宫河内(金砂乡村)以下五处被让渡给白河结城,对那须氏则引渡了属于山入一揆的长仓氏的旧领(4)。而且在这场内乱中以佐竹氏的直辖领“料所”为首到一家中宿老和近臣的知行地,也被江户、小野崎等常陆有力国人践踏强占(5)。江户和小野崎二氏本来是作为佐竹家宿老担任常陆守护代的豪族。特别是江户氏,很早就有独立的想法,到了战国时代就脱离了佐竹家的支配,作为战国大名而独立。以水户城为根据地形成了座拥那珂、茨城、鹿岛三郡的领国。对这样流失了的佐竹氏分国,佐竹氏自义舜的时代起便尝试进行夺回。他们首先在永正七(1510)年利用白河结城政朝和其庶家小峰义亲的内讧,夺取了依上保(久慈郡)。
1 Z$ k' J3 m- X3 x- R6 d战乱在十六世纪中叶以后开始正式化了,佐竹家的战国大名化也基本在这个阶段。当时在佐竹家分国的周围,关东的大椽、江户、小田、结城、宇都宫、那须、后北条,奥州的白河结城、岩城、相马、芦名、石川、田村、伊达等群雄割据。佐竹一边同这些周围大名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致力于逐渐地扩大其分国。% R" h2 F+ R% Z2 W( D; t5 L
佐竹义笃乘着周围诸大名家中内耗的机会,时常出兵干涉他国。首先在天文八(1539)年那须家政资、高资父子发生争斗,义笃支持政资,两度进攻高资的乌山城(枥木县乌山町)。(6)另外同十二年伊达家稙宗、晴宗父子开衅,义笃出兵窪田城(福岛县いわき市)救援晴宗。(7)但是佐竹一族中也发生了内讧,天文八年义笃亲弟部垂义元和其义父宇留野义久一起据部垂城(大宫町)反抗义笃。这是佐竹氏的家督继承斗争,义笃在同九年进攻部垂城讨义元,镇压了内乱。(8)( Y1 ~7 D5 `3 H; t3 M
义笃之后义昭袭封,在天文二十(1551)攻降水户城主江户忠通。在永禄三(1560)年出兵陆奥寺山城(福岛县棚仓町),夺回了应永年间以来被白河结城氏夺占了陆奥南乡(9)。此时,因为上杉辉虎数征关东,义昭从辉虎攻结城城(茨城县结城市)、小山城(枥木县小山市)、小田城(茨城县筑波町),在永禄七年自辉虎处得小田城。(10)
/ F( @0 O+ e0 P c0 l佐竹家到义昭时还是以收复旧领为主,没有什么大的分国扩张行为。但是,到了其子佐竹义重继承家督时,就同周围的诸大名争战,成为一大势力。他首先和意图并吞关八州的后北条家对抗,带动宇都宫、壬生、那须、茂木、多贺谷等诸路豪族与北条敌对,而且为了抑止伊达政宗的南下而使白河结城、岩城、石川、芦名等陆奥诸豪族服属麾下,形成了横贯常陆、陆奥、下野的一大分国。% N' u, f2 q* k& C
义重为了同站在北条一边的小田氏治作战,将家臣梶原政景(原武藏岩付城主太田资正次子)配置在小田城,使对旧小田领的支配稳固。另外时常和北进的北条氏政军交战于下总和下野。其间,和后北条家交通的白河结城(小峰)义亲时常利用佐竹出兵南面的间隙,同时和芦名盛氏、田村清显、那须资胤等协同侵攻佐竹领。
f% Z @$ R/ t3 O9 K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佐竹家最早向上杉辉虎寻求支援,在辉虎死后又和武田胜赖关系亲密,这是因为天正九(1579)年后北条和武田断交的缘故。义重出阵足利(枥木县足利市)、佐野(枥木县佐野市)、新田(群马县新田郡)等地,和武田胜赖一道和后北条家作战。(11)武田灭亡后,因为后北条家积极地经略下野方面,义重在天正十二年在沼尻(枥木县藤冈町)同北条进行会战,与之对抗。(12); k( f9 X K# y
另外一方面,在奥州伊达政宗开始拥有了势力,义重在天正十三年和政宗在安积方面交战。佐竹家对同伊达处在敌对关系的会津芦名家进行支援,将义重次子义广(后改芦名盛重)作为养子送入芦名家。不过,因为伊达在同十六年再犯会津,义重遂出阵须贺川,但第二年政宗便侵入会津攻陷黑川城(福岛县会津若松市)。之后佐竹和伊达间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天正十八年。(13)
' D3 P; e; ^+ a# }(1)《吾妻镜》治承四年十一月四日条
3 O/ I4 R' D" {" V(2)拙稿《东国战国大名领的成立过程——常陆佐竹氏的情况》(《史潮》第71号)* l& N9 m- a* a! Z9 n3 C0 }1 n
(3)(4)《新编常陆国志》1 Z$ {8 w* j0 n. C% l
(5)秋田藩家藏文书(《冈本文书》)领地违乱书付
6 q+ V) ^4 K& N1 N* j% @, I) |) L(6)《白河文书》% M) l: i0 ^4 \/ T
(7)(8)户村本、正宗寺本佐竹系图% L5 n" p* |' z& H
(9)《户村本佐竹系图》
5 Y7 k& D/ @! s: q/ z/ E(10)《常阳四战记》
- S ~( @7 w2 d$ g- ]2 f(11)《关八州古战录》
% B6 Q* z v" ?) f(12)《奥羽永庆军记》、《关八州古战录》、《宇都宫兴废记》' E$ E2 B5 y4 W. N% a, J8 c, H, i
(13)《奥羽永庆军记》、《芦名四代记》、《伊达成实记》- G# K! G' n% l" {- \/ ]7 A: o6 O
- X$ A4 m! w, Y' P- z4 z
三、战国时代的分国支配# Q/ K$ D% i6 Z& t+ K. U! P
于战国时代在常陆、下野、陆奥三国形成了广大的大名领国的佐竹氏,究竟是怎么来进行分国的经营的呢?关于其支配构造,来看以下考察。0 H$ R. \) N# {$ W& v; {1 b4 Q
首先来看佐竹领国的知行制度,它可以大致分为佐竹家的直辖支配地料所(藏入地)和给人的知行地。不过,在料所中也有实际上被分予家臣的地方,也有被“预置(托管)”的地方,料所和给人知行地的区别并不是很明确(1)。给人的知行地由佐竹家安堵的本领和分封的恩给地构成。在给人的知行制中他们原有传统的领主制被整个保存下来,其本领不允许大名权力的介入。不过,恩给地的情况和本领就不同,其更代继承需要佐竹家的承认(2)。因为给人们一部分拥有土着性,他们一边经营自耕地一面进行农民统治。所以可见这一后进性:即便佐竹家取得小田领和白河领并将之分封众家臣,给人便派遣代官驱使他们支配新领。由于战国末其家臣数字增大而没收的敌领不足,也以支付“勘忍分”、“切符分”、“藏米”的形式进行临时性的扶持。下面一封佐竹义重给松野次郎右卫门的书信便说明了这一点(3):$ a5 i x, ` H' r) s
/ q7 P' H# Z t# O6 K- Y* d
; R# z# w6 x# ~5 I& Q; x其方连连御忠信、就中于大里之武功于今无失念候,如此之上一所可进置候得共,相当之欠所无之候间,迟延,先以其间之事者,五贯文土贡每年速可渡进之候,恐恐谨言4 B7 _ x: f/ ]0 X' {2 v
. S. d9 E% F8 n- } f7 L# n
7 D* z8 l( d+ B5 [6 M
天正八年拾月廿一日 义重(花押)
6 @' i; U3 n& U- @8 h松野次郎左卫门殿( m! P. h. H+ n8 D: S, z
(大意:您连年的功绩,尤其是大里的战功我今天也没有忘记,虽应封赏一处领地,但是因为没有相当的没收地,只能推迟,每年先单支付五贯年贡)1 z/ z$ @ H4 I! G
+ N, m1 K, l; Z
另外,虽然佐竹的分国在这个时代开始了检地,但是因为在给人领上遭到给人们的强烈抗拒,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4)。因此,对家臣的知行调查,虽然出于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目的以征服地为中心实施,这也无法取到充分的成果。家臣们必须负担军役和公役来作为得到知行地的代偿。这虽然是作为对佐竹家的奉公和义务按照知行地规模课征的,但到战国末期这却也有了增大的倾向。诸役的征收是佐竹家的有力财源,特别是佐竹领久慈郡的金泽(日立市)、八沟山(大子町)、道坂(同上)有金山,佐竹便命家臣开矿并使其交纳金役。
/ o+ Q8 ~ G: o& }6 E0 i7 K5 J接着看对家臣团的统制,佐竹的家臣团由佐竹一族、谱代、外样、牢人等构成。他们被称为“直参”,其中谱代占了压倒多数。另外虽然存在陪臣,佐竹家在室町时代称其“又家风不被召使”(5)而置于统制之外(换句话说,我的家臣的家臣,不是我的家臣)。但是到了战国时代,象以下这张《佐竹义重誓文》中所见的那样,连又者(陪臣)也能动员起来了。(6)
( f W: W8 W( _# @$ \( S
9 j2 q& b8 `& g( Q9 d9 Q今度於戰場抽忠功輩者,直參者不及申,家中又者、荒子、百姓至迄,夫夫隨而手柄之上中下不相改,所領褒美可與事。9 q2 r& b4 l) [0 q1 L3 \6 g, C' y) s
(中略)
. _4 x Z& ]- U( S) L" N家中又者等迄,右之通可申付,忠節之討死之跡,其主、寄親於疏略致者,急度曲事可申付事
* i8 E& y4 u' x( P(下略)
8 [2 K8 K+ H( f6 S' O* X(大意:(1)本次在战场立功人,直属家臣勿论,本家的陪臣、下级奉公人、百姓无论立功大小,都可褒赏领地1 S: _0 U1 f3 Q6 c5 q5 E3 E/ J
家中陪臣可如上申报,战死烈属遗领,如其主君、寄亲有忽略对待者,将从重治罪。)
3 e' E0 P, B W0 m% R, P P9 v% Q3 I: v8 I3 i
军法在家臣的统制上是重要的存在,佐竹家已经在义舜的时代制订了《军法二十三条》(7)。并且佐竹义宣在天正十八年(1590)二月八日在加茂神社的神前命家臣等提交了“御军法、御下知(指令)、一点不可有违背”的誓文。(8)$ \+ Y1 x6 X* ]. z( t
佐竹家在家臣团的统制上,甚至干涉到了家臣们的家族问题。象前面说的那样家臣恩给地的继承要得到佐竹家的承认。这可以说是考虑到家臣们的军役奉仕的政策。另外,关于战死家臣的继承也有以下规定(9):6 p( N& o' F, C. a5 a8 G! x
; I5 D' J- V5 C$ Y! Q( C
" z" g8 B b: | R: j' V讨死之辈,下下至迄,其动穿鏊,于忠节、其迹式无相违总领相立,其外子共于有之者,夫夫随而可令扶助事
3 u, }! I2 \+ X+ M无子而弟欤亲类在之者,迹式弟欤亲类可相立事! P% S' b. D, W; P5 q. _% I& O
子共兄弟亲类无之,妻计于在之者,其妻无疏略方付可遣事) j5 d! y* K8 L" `, j
(大意:战死者应保全其领地由嗣子继承,若有其他子女当以抚恤,无子而有兄弟亲眷,则可由其兄弟亲眷继承,无兄弟亲眷而有妻时,应优加抚恤其妻)9 d) @9 }- |5 \2 v( j+ X
' S {- ~! I4 F8 p4 ?
佐竹军团的军事组织也逐渐地得到了完善,设置了奉行、番头、寄亲等衔。并且大致以地域来进行编组,负责分国内支城的警卫和出兵。佐竹军团的构成成为了以被称为“地之谱代”的在地性很强的地侍阶层为中心,在其支配下的农民也得以动员的态势。伴随着分国的扩大,客将和浪人也新加入其家臣团。佐竹家对从属或投降的诸大名及其家臣团采取尽可能安堵其领地将之编入佐竹家臣团的政策。例如白河结城家的旧臣大多都服从了佐竹家,接受佐竹一族东家的佐竹义久指挥。在陆奥南乡的十三座支城的城主,白河结城家的旧臣占了相当部分。并且佐竹义久镇守玉野砦对他们进行指挥。因为这是个叛降无常的战国乱世,佐竹家对这些新降众的统制也存在着困难,浅川城主(福岛县浅川町)朝川二郎左卫门在天正四(1576)年就纠合白河结城旧臣发动了叛乱(10)。5 O- {7 z' _: B4 i1 X
(1)佐竹家士证文(抄)、秋田藩家藏文书(《石井文书》)永禄七年九月二十四日佐竹义昭书信
2 U2 E7 J. Y( z3 q! k" [) s(2)秋田藩家藏文书(《冈本文书》)永正十三年十二月七日佐竹义舜里书
3 t c( c1 j- s+ v9 \) |! ]# @(3)《松野文书》
1 x8 e3 R6 f7 a) C7 R(4)秋田藩家藏文书(《深谷文书》)八月十三日佐竹义昭书信
* S1 n7 w$ y; i(5)《康应记录》; c# X/ J' l1 v, T, m j
(6)《常州加茂神社文书》
3 p# S v3 m6 a: g. Q6 D$ h(7)《户村本佐竹系图》
3 B3 X! _, d* O s D% A(8)《常州加茂神社文书》天正十八年二月八日佐竹义宣家臣起请文/ Q- D" k, x- x2 w6 M9 C9 ~0 J# i t
(9)《常州加茂神社文书》天正十八年二月八日佐竹义宣起请文5 ~, w* E( a3 R4 j' c R2 j( q
(10)《奥羽永庆军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