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芭蕉俳论的一点看法
已有 266 次阅读2015-12-18 20:12
近日读到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中芭蕉俳论的相关论述,个人觉得芭蕉通过“闲寂”“风雅”这两个文学美学范畴对日本文学进行了一次总结,即他的“不易流行”思想。日本文学走到近世,文学思潮已过渡到闲寂风雅,芭蕉正是在对闲寂风雅的体会领悟研究和创作实践中发现了日本文学的根底,即真实(诚),也就是他所谓的“不易”,同时也意识到日本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从写实的真实到物哀到幽玄的空寂到闲寂的风雅,一代有一代的文学风尚),也就是他所谓的“流行”。因此,芭蕉理应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个有着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的坐标式人物,只是不清楚真实(诚)是从芭蕉这里提出概括出来的吗?或许不是,那又是于何时何地提出概括出的呢?“不易流行”何尝不是一个普遍的文学规律呢?如果这样,那么中国文学的根底是?在上一篇日志里说到中国文学是道德的文学,这个应该还不是中国文学的根底(或许只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性质和一种普遍现象)。中国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又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