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史论坛

 找回密码
 入住日史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89|回复: 3

《金阁寺》感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5 1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阁自身真的美吗?三岛说:“金阁为什么这样美?金阁为什么必须美?”我认为真正美的不是金阁本身。真正美的是金阁的幻影。而文中的这种美是每个人心中都具有的,恰巧对于“我”来说每个人心中的这种美物化成了金阁罢了。金阁的美隔绝了“我”与女人,隔绝了“我”与官能,甚至隔绝了“我”与“我的人生”
“金阁的美”是永恒的,它是最远离生命 最侮辱生的美了,正因如此使金阁的美产生了可能的毁灭。这不同于短暂的美,短暂的美转瞬即逝,但这种转瞬最为贴近人生,所以它是“音乐之美”“生命之美”它在生命这一载体中传递因而达到了一种永恒。
  我们每一个人都或有过此种感觉,当我们欣喜的爱一样东西,于是对它产生了美感。但当想与之接触时却有一种相反的力量阻挡我们与之接触。这种力量我认为就是文中的“金阁之美”。思来想去总算想到一个例子方便理解。当天降大雪厚厚积于地面。我们认为雪地的洁白无瑕是一种美(其实就雪这个物化的本身无所谓美不美)。但同时产生一种力量阻挡我们使我们不愿接触洁白的的雪地使得雪地上沾上了脚印这一生命的痕迹。那么这种感觉便是“金阁的美,金阁幻影的美”“雪的美”。这种美使得我们的行动脱离于意识,不为意识所控制。三岛的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他懂得毁灭这种美本身也是一种美。这虚无的美是幻灭的美。因为金阁之美本身也就意味着一种毁灭。就如同洁白的雪也同样昭示着它会变脏,变为毁灭。
  这种金阁之美使行动意识相分离。那么“毁灭金阁之美”也不必用行动来毁灭它,只需意识到它的毁灭就可。文中柏木早已明了指出这一点,但文中的“我”却在最后时刻方才明白。“无需行动也行”“既然行动本身完全是梦幻,既然我已经完全发挥了这个梦幻的作用,那么还有必要行动吗?这不是徒劳无益的事吗”
  做solo总要有个总结。三岛是将人人心中存在的一种相悖的,使意识与行动相分离的,远离生命的美具化作金阁的美。我所举的雪的美与金阁的美实属于一种美。三岛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懂得“幻灭的美”是破除“金阁之美”的唯一方法。它源于金阁之美,又高于金阁之美,使“幻灭之美”比“金阁之美”更美。不过这种幻灭之美只在意识上就可以了,完全可以达到行动的效果
                       2012.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18: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天写的关于金阁寺的一点看法  今天发过来,恕本人理解能力有限,妄作一文。各位批评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20: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和前些天的莫言谈三岛,让我起了念头要找来《金阁寺》读一读。
之前读过他的《爱的饥渴》《假面的告白》和《春雪》。比起自传式的告白,我更愿意一厢情愿地把松枝清显认作是他本人。清显身上所展示的所有矛盾和极致,难道不就是他自身的映射么。清显死去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就跳出了他的名言——生时丽似夏花,死后美如秋叶。哎!后来看到了同名的改编电影《春雪》,就一个字——美!真真是影像化的生时丽似夏花、死后美如秋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22: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樱井宏红 的帖子

嗯 我觉得清显最后爆发出来对聪子的爱,几乎是因为绝望和无望,美的毁灭比美本身更美。至于电影可能还是考虑到接受度的问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但是挺唯美的~~
说到自传,其实《禁色》就是假面自白的升级版………金阁寺是几年前看的了,感觉三岛一生都在追求、实践他的美学,同时也在拒绝。按照他的话说,美,是他的怨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日史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日本古代史论坛 ( 蜀ICP备05000094号-9

GMT+8, 2023-12-7 08:44 , Processed in 0.07780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